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这类药物通过放松前列腺和平滑肌,改善尿流。研究表明,约70%的患者在服用后症状有所缓解。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此类药物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从而减轻压迫症状。通常需要3到6个月才能见效,但长期使用效果显著。
抗胆碱药:适用于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患者,通过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约有20%的患者选择这种方案。
2.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这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尿道插入镜器,切除阻塞部分前列腺组织。术后90%的患者症状改善显著。
激光手术:利用激光去除或汽化前列腺组织,创伤较小,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或有出血风险的患者。
微波热疗、射频消融等微创手术:这些方法通过局部加热前列腺组织,减少其体积,对轻中度增生有效。
3.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晚间饮水:降低夜间起夜次数,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这类饮品可能刺激膀胱,增加尿频。
定期运动:适当运动可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减轻症状。
根据这些治疗方法,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应综合考虑病情、生活质量以及个人意愿。定期复诊和监测病情变化是管理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