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和长期压力是导致心烦意乱的常见心理因素。根据调查,全球约有2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会经历某种形式的焦虑障碍,而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5%。
2.生理因素:某些生理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心烦意乱。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情绪波动和易怒。缺乏睡眠严重影响大脑功能,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烦躁情绪。
3.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或过量使用咖啡因、酒精和其他刺激物都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研究显示,规律的锻炼能有效改善心情,降低焦虑,而健康的饮食则对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至关重要。
4.环境压力:工作压力、家庭矛盾或重大的生活变故如失去亲人、离婚等都是常见的压力源。据统计,超过60%的成年人表示曾因工作而感到压力,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心烦意乱。
如果长期感到心烦意乱且影响日常生活,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进行评估和治疗,以恢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