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肿瘤切除手术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2025-01-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操作,通常由专业的脊柱外科团队完成,目的是完全切除病灶,保留脊柱稳定性,减轻神经压迫。以下为该手术的一般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

影像学检查:CT、MRI及X线用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生物学评估: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肿瘤性质(良性或恶性),如有必要,评估肿瘤分级和分期。

全身状况评估:包括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和营养状态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手术计划:根据肿瘤位置制定具体方案,包括切除范围、脊柱重建及神经保护策略。

2.麻醉与体位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根据肿瘤位置选择体位,常用俯卧位或侧卧位,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3.切口与显露

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正中切口或侧方切口。

分离和显露椎骨及周围组织,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及重要结构。

使用手术显微镜提高显微操作精确性。

4.肿瘤切除

良性肿瘤:一般采用刮除术或局部完整切除术。

恶性肿瘤:多需进行整块切除,确保边缘无肿瘤残留,同时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若肿瘤侵犯椎骨,可联合部分或整块椎体切除。

5.脊柱重建与内固定

如果切除范围较大,通常需进行脊柱重建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常用植骨或人工椎体替代,并结合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

6.术区止血与缝合

仔细止血,避免术后血肿形成。

分层缝合组织并放置引流管以减少术区积液。

7.术后管理

监测神经功能:观察肢体运动和感觉变化。

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康复计划:包括早期功能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

脊柱肿瘤切除手术风险较高,需要严密的术前评估、细致的术中操作及全面的术后护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