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明确病因
如果症状为近期出现且没有明确外伤史,可能与姿势不良或肌肉紧张有关,比如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手臂麻木、乏力等表现,则需警惕颈椎间盘突出或神经根受压的可能。
若头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应排除脑血管疾病或颅内高压等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2.非药物治疗方式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操作手机或伏案工作。
热敷或理疗:每日可局部热敷15-20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颈椎牵引或按摩: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轻柔的颈部牵引或者按摩,但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加重症状。
康复运动:适当进行颈部拉伸和强化锻炼,例如沿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轻轻活动颈部,每次5-10分钟。
3.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遵医嘱服用,避免长期使用。
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若症状涉及神经源性疼痛,可考虑使用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等药物。
4.进一步检查与干预
如保守治疗无效,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了解颈椎结构异常或神经受压情况。
针对严重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压迫严重,可考虑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出现类似症状时,尽早评估并根据具体病因确定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不适并避免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