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会诱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什么

2025-01-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确实可能诱发消化性溃疡。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相关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因其抑制环氧化酶,从而减少胃黏膜保护性前列腺素的产生,容易引发胃酸过多和胃黏膜损伤。统计数据显示,长期服用NSAIDs的人群中约15%-30%可能出现胃黏膜溃疡。

2.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但同时会抑制胃黏膜细胞再生,降低胃壁防御能力。联合使用NSAIDs时,溃疡风险显著增加。

3.抗凝药物

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虽然这些药物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胃黏膜损伤,但它们会延长出血时间,使已有的胃溃疡病变加重。

4.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如舍曲林、氟西汀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增加胃肠道内的5-羟色胺水平,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引起胃黏膜出血或溃疡。

5.双磷酸盐类药物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若空腹服用且未按照正确方法操作,可导致食道或胃黏膜刺激,甚至溃疡。

6.化疗药物

一些用于癌症治疗的化疗药物由于直接破坏快速分裂的细胞,会对胃肠道黏膜细胞造成损害,增加溃疡的发生概率。

7.一些特殊药物

如卡巴胆碱、茶碱等可能通过刺激胃酸分泌间接诱发溃疡形成。

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胃部症状,如腹痛、黑便、呕血等,并遵循医嘱合理使用,同时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减少溃疡发生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