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促进肠道蠕动
逆时针揉肚子的方向与结肠的解剖结构一致。按照顺序,按摩可以依次刺激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增强肠道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加快粪便在肠道中的移动速度,缓解排便困难。
2.缓解便秘
持续温和的按摩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便秘引起的肠壁紧张状态。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定期以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可能会显著改善排便频率和质量。
3.缓解腹胀
按摩过程中,气体可以沿着肠道被引导排出,从而减轻腹胀症状。同时,按摩可调节胃肠道内压力,帮助减少胀气问题。
4.放松腹部肌肉
腹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引发不适或疼痛感。按摩有助于缓解紧张的状态,同时通过节律性的动作让肌肉逐渐松弛,达到舒缓效果。
5.辅助消化功能
规律的按摩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提高胃肠道的整体代谢效率,起到支持消化的作用。
选择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对腹部产生压迫性损伤。如果存在急性腹痛、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或其他严重疾病,建议避免进行按摩操作。长期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寻找根本原因,不宜仅依赖此类行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