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益生菌主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以及促进肠道蠕动来改善便秘。研究表明,某些特定菌株(如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在改善排便频率、粪便硬度方面可能有效。但并非所有益生菌都能发挥相同效应,不同产品和菌株之间的效果差异显著。
2.临床研究结果:部分临床研究显示,每天补充含益生菌的制剂可使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平均增加约1次/周,且粪便软化程度有所提升;但也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对一些顽固性便秘患者改进有限,尤其是伴有肠道功能障碍或慢性疾病时。
3.使用周期与个体差异:益生菌的显效时间通常需要数天至几周不等。对于长期便秘者,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变化。同时,个体对益生菌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因肠道原有菌群状态、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4.配合其他干预措施:单独依赖益生菌可能不足以解决顽固性便秘问题,还需从饮食结构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运动、规律作息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如果便秘持续或加重,应尽早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或其他潜在原因。
便秘的管理需要针对病因采取个性化方案,盲目使用益生菌可能无法满足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