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治疗作用吗

2025-03-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作为单一疗法。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胃肠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1.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长期受到损害并逐渐变薄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中医认为该病多与脾胃虚弱、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而艾灸以其温热属性,可以温经散寒,通络行气。

2.研究表明,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如中脘、足三里或脾俞穴,可以促进胃肠道微循环,提高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一些小规模临床研究中,艾灸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尤其是伴随有寒湿体质者。

3.艾灸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特定穴位上方,通过热力刺激发挥作用。一般每次治疗15-30分钟,每周2-3次,连续数周可观察到效果。但需谨慎控制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4.虽然艾灸有一定帮助,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复杂,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健康饮食等因素相关,仅依赖艾灸无法彻底治愈。在接受艾灸治疗时,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及生活习惯改善,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适合选择综合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多摄入易消化、高营养的膳食结构,坚持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胃镜以评估病情变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