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积极的初始治疗:
(1)液体复苏: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和器官灌注。每日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状态调整液体量。
(2)镇痛与镇静:使用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缓解腹痛,同时避免过度抑制呼吸功能。
(3)营养支持:严重病例早期推荐肠内营养,通过鼻空肠管给予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如果肠道功能受损,可暂时采用肠外营养。
2.预防和控制感染:
(1)抗生素:对有明确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药物。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滥用,防止细菌耐药。
(2)引流术:若胰腺周围的脓肿或感染性积液形成,可借助影像引导行经皮穿刺引流。
3.病因治疗:
(1)胆源性胰腺炎:如发现胆管结石梗阻,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括约肌切开术解除梗阻。
(2)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调整血脂水平,必要时实施血浆置换降低血脂浓度。
4.手术治疗:
(1)适应证:患者出现明确的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持续性脓毒症或其他并发症且药物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考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2)手术方式:可选择微创技术,如腹腔镜或内镜辅助胰腺坏死清创术,或者开放性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5.并发症管理:
(1)多器官衰竭:及时进行透析、机械通气等器官支持治疗。
(2)代谢紊乱: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钙等可通过静脉补充相应元素纠正。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复杂,死亡率较高,需尽早识别并在多学科团队支持下进行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