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刺激性食物,包括油腻、高脂肪、辛辣及过甜食物,这些可能加重胃肠负担。
优先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米粥、面条、蒸蔬菜等。
增加富含益生元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苹果、燕麦,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环境。
多补充水分,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以防止脱水,但避免一次大量饮用冷水。
2.注意肠道的菌群平衡:
适当补充益生菌产品,例如酸奶或专业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降低抗生素使用频率,除非是医生指导下必须服用,因为抗生素可能破坏正常肠道菌群。
3.改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6-8小时睡眠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
规律作息并减少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进一步紊乱。
增加适量运动,例如每周至少3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胃肠蠕动功能。
4.短期药物辅助:
如果腹泻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等吸附剂。
腹胀时可考虑口服消化酶类药物帮助食物代谢。
若伴随明显疼痛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对症治疗。
多数情况下,通过以上方法调整后,轻度肠道紊乱会在48小时至72小时内有所改善。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出血等异常表现,则需立即寻求专业医疗评估,确保未遗漏潜在的器质性病变或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