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奶粉主要成分是乳糖、蛋白质和脂肪,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适量摄入奶粉能够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会因无法充分消化乳糖而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加重胃部压力。
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胃酸分泌异常的问题。如果胃酸分泌过多,高蛋白奶粉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症状加重;反之,低酸环境下适量饮用奶粉可能中和部分胃酸,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需根据胃酸分泌情况选择适合的奶粉种类,如脱脂奶粉或低蛋白奶粉。
3.喝奶粉的时间亦需注意。空腹状态时,奶粉可能快速通过胃部进入小肠,未能在胃内形成保护层,起不到缓解胃部刺激的作用。餐后立即饮用奶粉可能增加胃内容物的滞留时间,加重胃部负担。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饮用。
4.奶粉冲调浓度应适宜。过于浓稠的奶粉可能延长胃排空时间,影响胃黏膜修复,同时也可能产生恶心、消化不良等问题。应按包装说明合理配比冲泡,并根据个人耐受情况适当调节。
应避免空腹饮用或一次性大量饮用,若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暂停食用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