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康复(术后0-6周)
主要目标是减轻肿胀、疼痛以及开始进行轻微活动。
可进行脚踝泵练习,即反复进行脚尖向下和向上动作,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
非负重的直腿抬高练习可以帮助保持大腿肌肉力量。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助行器增加活动量。
2.中期康复(术后6-12周)
开始逐步增加负重,通常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
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如膝关节屈伸。
加强大腿肌群的力量训练,包括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
水中运动或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
3.后期康复(术后12周及以上)
重点放在恢复行走能力与协调性。
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平衡练习和单腿站立练习。
增加腿部肌肉的抗阻力训练,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伸展。
随着耐力增强,可加入慢跑、跳跃等更高强度的运动项目。
个体差异较大,康复过程应始终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任何不适或疼痛都应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康复计划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