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调整饮食结构
多摄入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增加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摄入:酸奶、发酵食品、香蕉、大蒜和洋葱等有利于肠道微生态平衡。
控制高脂高糖饮食:减少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及其他加工食品的摄入,可以降低肠道菌群失调的风险。
注意水分摄取: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软化粪便,避免便秘。
2.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
每天固定时间如厕,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帮助形成条件反射,避免憋便引起的肠道压力增加。
3.坚持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4.管理压力
情绪波动可能会通过内脏神经影响肠道功能,建议采用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5.避免滥用药物
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泻药会破坏肠道菌群,建议遵医嘱用药。
6.定期监测肠道健康
如果存在长期腹泻、便秘、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筛查是否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通过以上措施结合执行,肠道健康可以得到持续改善,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