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转移酶升高怎么回事

2025-02-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提示肝脏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常见原因包括肝细胞损伤、药物作用、代谢紊乱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1.病毒性肝炎

急性或慢性的病毒性肝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释放氨基转移酶到血液中。乙型和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类型,急性发作时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水平可能显著升高。

2.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长期饮酒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炎,其特征是AST升高通常大于ALT,且AST/ALT比值大于2。非酒精性脂肪肝则与肥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有关,氨基转移酶升高幅度一般较低。

3.药物或毒素的影响

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抗癫痫药等,以及毒素如真菌毒素,都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从而导致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

4.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炎症和损伤,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需结合自身抗体检测和肝活组织检查确诊。

5.胆道疾病

胆管梗阻或胆汁淤积,如胆结石、胆管炎等,可能导致ALT和AST升高,并常伴随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水平的升高。

6.心脏或肌肉损伤

氨基转移酶也可因肝外因素而升高。例如,心肌梗死或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会释放AST,同时少量ALT也可能升高,但以AST为主。

7.剧烈运动或其他生理因素

剧烈运动可能引起一过性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怀孕、感染等生理状态也可能短暂性影响其水平。

若发现氨基转移酶升高,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超声、核磁共振及血清学指标)明确具体病因,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