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原因:
胃肠功能紊乱: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
消化系统炎症或溃疡:如胃炎、十二指肠炎可能引发食欲下降和排便异常。
代谢性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缺乏膳食纤维和水分:长期饮食结构单一,摄入水果、蔬菜不足,可能导致便秘。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痛药)可能引发胃肠道副作用。
2.建议初步应对方式: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新鲜水果、绿叶蔬菜,以及粗粮和坚果;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作息调节:保持规律进餐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期空腹;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放松情绪:长时间压力会影响胃肠功能,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或轻度运动缓解焦虑。
注意观察:若同时伴随恶心、呕吐、腹胀或其他明显不适,应密切留意症状变化,并及早就医。
3.就医提示:
如果持续数日仍未改善,或者出现明显的腹部疼痛、剧烈呕吐、体重快速下降,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血液检测、超声检查或胃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健康信号,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