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大脑病变引起行为异常。老年痴呆的核心病理变化包括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病变会导致额叶和边缘系统功能受损,而这些区域控制注意力、行为抑制和情感调节。当这些功能受损时,患者可能无法安静地待着,出现反复走动或不自主活动。
2.神经递质失衡导致。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脑中乙酰胆碱、谷氨酸等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降低,而多巴胺等可能过度活跃,造成运动行为控制紊乱。这种化学物质的失衡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行为模式,使他们难以保持静止。
3.精神焦虑和情绪困扰。认知能力下降使患者容易迷失方向、对周围事物感到陌生和恐惧。这些情绪因素可能进一步诱发不安和躁动。环境的不适(如光线过强或噪声过大)也可能加剧患者的行为问题。
4.身体不适的表达。由于语言能力逐渐退化,部分老年痴呆患者会通过不静止的行为来表达身体的不适,如疼痛、饥饿或膀胱压力。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是行为问题,实际上可能是未被满足的生理需求。
5.生活习惯紊乱的影响。如果患者日夜颠倒或缺乏规律的作息安排,就会干扰正常的昼夜节律,导致白天过度活跃或夜间频繁行动,这也是常见的“不静止”表现原因之一。
针对这一行为特征,需根据不同的原因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例如保障安全的家庭环境、合理调整用药、增加有规律的活动,并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