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便血的特点:
肠癌引起的便血多表现为暗红色血液或与大便混合的血迹,颜色深浅取决于癌变部位。如果是直肠或乙状结肠癌,便血可能较为明显,且伴有黏液分泌。而若病变在靠近右侧的结肠,便血可能不易察觉,甚至以隐性出血形式出现,这种情况多通过潜血试验发现。
2.间歇性原因: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可能导致间歇性出血。当肿瘤增大至一定程度压迫肠壁或侵蚀局部血管时,便血现象可能反复出现。由于消化道蠕动和排便不规律,也会使便血呈现不规则模式。
3.病情进展影响:
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出血量和频率可能逐渐增加。受饮食习惯、肠道菌群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便血并非持续发生。
4.区别其他疾病:
除肠癌外,痔疮、肛裂、炎症性肠病等也可引发便血,但这些疾病的出血一般颜色鲜红,与大便分离。
早期诊断对提高肠癌治愈率至关重要,应警惕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及体重下降等其他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