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生理性因素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青春期初潮和绝经前期由于卵巢功能尚未完全稳定,容易出现月经周期混乱。
情绪波动:长期焦虑、压力过大或情绪剧烈波动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导致排卵异常。
环境改变:旅行、工作时间变化或气候变化可能打乱生物钟,影响月经周期。
2.功能性子宫出血
排卵异常:若当月未发生正常排卵,可能出现排卵期出血,表现为少量血液夹杂在周期之间。
黄体功能不足: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会导致内膜提前脱落,形成类似月经的出血。
3.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特别是黏膜下肌瘤会导致周期紊乱和频繁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或增生:异常内膜组织可能引发周期中间的非正常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典型症状是月经稀发,但某些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而出现不规则出血。
宫颈炎或宫颈病变:局部炎症或病变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流血。
4.外源性因素
避孕药物或紧急避孕药: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服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干扰正常月经周期。
药物副作用:某些抗凝药或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可能导致月经异常。
术后恢复:子宫手术、宫腔镜操作等可能暂时打乱月经规律。
5.系统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使出血现象更频繁。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可影响全身代谢,从而干扰月经周期。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密切观察月经的量、颜色、持续时间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乏力等。必要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如超声监测、激素水平检测或诊刮,以明确病因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