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草酸:竹笋中的草酸含量可以通过焯水或浸泡减少。草酸在人体内过量摄入可能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结石风险增加。
2.氰苷类化合物:某些新鲜竹笋含有氰苷类物质,在体内会转化为氢氰酸。这种毒素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建议将竹笋煮熟食用,以避免中毒风险。
3.苦味成分:尽管苦味不影响健康,但对于某些敏感人群,如儿童或胃肠功能较弱者,可能会影响食欲或消化功能。
食用前应先将竹笋切片、焯水,去除大部分的草酸和其他可能的苦味物质。烹饪时采用蒸煮等高温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氰苷类物质的风险。通过这些处理方法,竹笋可以安全食用,而不会带来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