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灼烧止血的原理是利用高温将伤口中的蛋白质迅速变性,形成一层硬化的表面,从而阻止血液外流。这种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暂时有效,比如战场或医疗资源缺乏的极端环境中,但这并不安全。
2.医学上更推荐规范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加压包扎、使用止血带以及手术缝合等。这些方法能有效控制出血,同时避免二次损伤。例如直接压迫法是最常规、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可以通过干净的纱布或布条对伤口进行持续按压,多数小型出血可在5至15分钟内得到控制。
3.灼烧止血可能因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深度烧伤,并增加创面感染的风险。数据显示,严重烧伤的感染率显著提高,可能需要更多的医疗干预,比如抗生素治疗或植皮修复。高温还可能损害神经和肌肉组织,影响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
4.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止血材料如止血纱布、明胶海绵等已被广泛应用,这些材料能够快速、安全地达到止血目的,并且不会对组织造成额外损害。一些止血药物也可辅助使用,如氧化纤维素或止血酶。
应该尽量避免采取非正规手段止血,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充足的环境下。如果发生出血,应优先选择清洁敷料进行压迫止血,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