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立即冲洗: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持续15分钟。这有助于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并减轻灼伤程度。
2.保持清洁:使用温和的肥皂轻轻清洗灼伤区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3.冷敷:在清洗过后,可用冰袋或冷敷袋轻轻敷在灼伤部位,每次敷10-15分钟,每小时一次。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4.外用药物:可涂抹抗生素软膏或烧伤膏,以防感染并促进愈合。常见的选择包括含有银离子的药物或芦荟凝胶。
5.覆盖保护:如需要,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受伤部位,但要保持纱布松散以利于通风。如果灼伤面积较大或出现起泡现象,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6.避免二次伤害:在愈合期间避免使用任何化妆品、护肤品或再次接触脱毛膏等化学物质。同时,不要撕扯结痂或破损的皮肤。
灼伤应尽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因为紫外线可能会加重损伤。如果疼痛持续或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流脓、发热),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