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冲洗伤口区域,去除污垢和残留物。避免使用碘酒或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这可能会加重伤口不适。
2.消毒:在伤口清洁后,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签蘸取适量的消毒剂(如碘伏)轻轻涂抹在伤口上,确保覆盖到整个受伤区域。
3.覆盖: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或透气性较好的敷料覆盖伤口,以吸收渗出的组织液。同时,选择透气且不易脱落的固定材料,如医用胶带,将敷料牢固固定。
4.观察: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尤其是组织液渗出量和颜色变化。如果发现渗出物量增多、变黄或有异味,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咨询医生。
5.避免摩擦:在日常活动中,尽量减少对伤口部位的摩擦和压力,特别是在恢复期,避免穿过紧的衣物或进行剧烈运动。
保持伤口干燥、洁净,有助于预防感染,加速愈合进程。如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