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异常黏膜表现:在胃镜检查中,如果发现胃或十二指肠的黏膜有异常,例如溃疡、息肉、糜烂等,医生通常会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2.可疑恶性病变:当发现胃壁上有异常增生、隆起或凹陷等病灶,尤其是怀疑癌变时,必须进行活检以确定诊断,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慢性胃炎:对于长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胃镜下观察到胃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或萎缩时,活检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慢性胃炎及其严重程度。
4.幽门螺杆菌感染:活检可以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存在,这种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
5.不明原因的出血:若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但难以通过胃镜直接找到出血点,活检可以帮助了解黏膜的病理变化,从而找出出血的原因。
6.家族史或高危人群筛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或属于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即使无明显症状,医生也可能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并适时进行活检,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病变。
在这些情况下,通过活检可获得更为详细的病理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活检时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并仔细监测患者术后的反应,以确保安全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