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温度过高:艾灸时如果施灸距离太近或温度控制不当,皮肤长时间暴露于高温下,会导致烫伤,从而出现水泡。
2.施灸时间过长:单次施灸的时间过长也会使局部皮肤承受过多的热量积累,引发皮肤损伤,进而产生水泡。
3.皮肤敏感性:个别人的皮肤对热较为敏感,容易在受到较轻微的热刺激时就发生反应,这类人群在进行艾灸时更需谨慎。
4.施灸位置不当:某些皮肤较薄或易出汗的部位,例如腋下、颈部等,处理不当更易引起水泡。
对于艾灸过程中出现水泡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施灸,并适当地冷却和处理患处,以避免感染。在进行艾灸前,确保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