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减少发病风险。通常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具体目标需依据个体健康状况调整。
2.血脂管理:高胆固醇水平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导致腔隙性脑梗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通常建议在100mg/dL以下。
3.合理饮食:饮食中应减少盐分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的比例。这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改善整体代谢状况。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是影响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戒烟能够显著降低腔隙性脑梗塞的风险,饮酒则应适量。
5.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6.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血糖控制,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建议空腹血糖保持在70-130mg/d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80mg/dL。
腔隙性脑梗塞虽然规模较小,但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运动障碍。通过积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