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功能检测:反复监测肝功能指标,观察转氨酶水平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如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等,以排除或确认肝脏损伤。
2.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了解肝脏的结构性改变,如脂肪肝、肝硬化、肿瘤等。
3.病毒感染检测:筛查常见的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丙型及其他病毒性肝炎,对病毒引起的肝损伤进行排查。
4.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以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
5.药物和毒物暴露史:详细回顾近期服用的药物和接触过的化学品,某些药物和毒物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6.代谢性疾病评估:评估是否存在代谢综合征,包括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7.遗传性疾病筛查:在必要时,可进行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筛查,如血色素沉着症、威尔逊病等。
在进行上述评估后,若仍无法找到确切病因,可以考虑定期随访和动态观察。同时,应尽量避免已知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和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