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症状表现:
运动协调不良:早产儿可能表现出手脚动作不灵活,精细动作(如抓握)较为困难。
肌肉张力异常:包括肌肉松弛无力或僵硬紧张,可能出现肢体痉挛。
姿势与平衡问题:站立和行走时可能显得不稳,容易摔倒或呈现不对称的姿势。
反射异常:可能存在原始反射的异常持续或消失,如踏步反射或觅食反射。
发育迟缓:包括语言、认知或社交能力的发展落后于同龄儿童。
2.病因:
早产:胎儿在未足月前出生,导致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易受损害。
脑部缺氧:生产过程中或出生后可能经历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
出血性损伤:早产儿更易发生颅内出血,尤其是在脑室周围,这会影响脑部功能。
感染:产前或产后的感染可能引起炎症,对脑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遗传因素和母体条件:某些遗传疾病或妊娠期母体健康问题也可能增加脑瘫风险。
早产儿脑瘫需要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减轻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早期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多学科干预能够帮助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