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人体生理节律
皮质醇水平:白天,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较高。皮质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暂时缓解部分感冒症状。夜间皮质醇水平降低,导致抗炎作用减弱,因而症状显得更加严重。
自律神经系统:在白天,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使身体保持警觉状态。而在夜晚,副交感神经主导,身体进入修复和休息状态。副交感神经的活跃有时会导致鼻腔充血和痰液分泌增加,从而加重感冒症状。
2.环境因素
空气湿度与温度:夜晚的空气通常比白天干燥且温度较低。干燥的空气容易使鼻腔和喉咙变得干燥,加重咳嗽和喉咙不适。同时,低温可能会使血管收缩,导致鼻塞等症状加剧。
卧床姿势:平躺时,鼻腔中的黏液更难以排出,容易积聚,导致鼻塞和呼吸困难。平躺还可能增加胃酸返流的风险,加重喉咙不适。
3.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释放:夜间,体内某些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上升,这是一种自然的免疫反应,旨在帮助身体抵抗感染。这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增强,伴随症状如发热、鼻塞和全身不适。
在感冒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如适当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以帮助缓解夜间症状;同时,合理调整睡姿,例如抬高头部,有助于减少鼻塞和呼吸困难的情况。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夜间症状,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