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脑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血管内壁的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如肝素、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来防止血栓扩展并逐渐溶解已有的血栓。
2.在急性期(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可以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这类药物通过激活体内的纤溶系统,使得血栓溶解,从而恢复血流。如果在此时间窗后处理,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3.对于部分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用机械取栓的方式,通过介入手术将阻塞的血栓直接取出。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动脉阻塞,尤其是在颅内大动脉闭塞时效果显著。
避免盲目相信所谓“三味药”能打通脑血栓的说法,科学、规范的医疗干预是治疗脑血栓的重要保障。面对疑似脑血栓的情况,应迅速就医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