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若父母一方有夜间遗尿史,其子女约有45%的概率出现同样问题;若父母双方都有此历史,则概率上升到77%。
2.膀胱容量小:膀胱功能不成熟或容量较小会导致无法储存足够的尿液,特别在夜间。这种情况下,儿童更容易发生夜间遗尿。
3.深度睡眠:一些个体在深度睡眠阶段难以被膀胱信号唤醒,导致尿床。大约15%的五岁儿童每晚至少有一次夜间遗尿现象。
4.抗利尿激素不足:抗利尿激素帮助身体在夜间减少尿液生成。如果这种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增加夜间尿量,导致尿床。
5.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会刺激膀胱,引起频繁且急迫的排尿感,不仅在白天,也可能在夜间影响。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水平异常增高,会引起多尿现象。当血糖水平过高时,肾脏通过增加排尿来排除多余糖分,可能导致夜间遗尿。
7.精神压力或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家庭环境变化等心理因素也能引发或加重夜间遗尿问题。
8.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或利尿剂,可能会干扰正常排尿控制,导致夜间遗尿。
针对上述原因,建议进行详细的医学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调整,如限制晚上饮水量,以及鼓励定时排尿,有助于缓解夜间遗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