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管理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抗凝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定期监测血液指标,确保药物剂量适宜,避免过度稀释血液造成出血风险。
2.饮食调控
坚持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避免高糖食物,保持血糖稳定,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3.体重管理与运动
保持健康体重,BMI应维持在18.5-24之间。超重和肥胖是脑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慢跑,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注意避免剧烈活动。
4.定期检查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项目,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特别关注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动脉硬化程度。
5.戒烟限酒
戒烟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极为重要,因为吸烟会促进动脉硬化。
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6.心理健康
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期压力和焦虑,这些因素可能诱发血栓形成。
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帮助,缓解心理负担。
7.急救知识
家属和患者应该了解脑血栓的早期症状,如突发的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等,以便及时就医。
通过药物管理、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检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脑血栓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