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常见的靶点包括EGFR、ALK和ROS1。
EGFR突变:在亚洲人群中,约40%的NSCLC患者携带EGFR突变。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已被广泛应用于此类患者。
ALK融合基因:约5%的NSCLC患者存在ALK融合基因。这些患者对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反应良好。
ROS1融合基因:大约1-2%的NSCLC患者携带ROS1融合基因,使用克唑替尼等ROS1抑制剂能显著改善预后。
2.靶向治疗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例如,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一线使用EGFR抑制剂可将PFS从化疗的6个月延长至10-14个月左右。
3.靶向治疗副作用相对较轻,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药物的毒性更低,常见副作用如皮疹、腹泻和口腔溃疡等,一般能够通过对症治疗控制。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每位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