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病,其发作后会迅速导致脑组织损伤。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3到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效果最佳。这段时间内,药物能够有效地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从而减少脑组织的损害。
2.如果在发病后的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数据显示,这期间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约有30%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减少长期残疾的发生率。
3.4.5小时是目前广泛接受的溶栓治疗的上限时间,但部分临床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类型的患者在发病后的4.5至6小时内进行溶栓也可能获得一定的益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会逐渐下降,同时出血风险增加。尽早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窗口内进行溶栓治疗是关键。
4.除了时间因素外,溶栓治疗还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卒中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禁忌症等。医生会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
尽早识别卒中症状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是降低脑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卒中典型症状包括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语言困难等。把握3到4.5小时的黄金时间窗,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