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高密度影像:急性脑出血通常在CT图像上显示为高密度(亮白色)区域。这是因为新鲜的血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铁和蛋白质。
2.出血部位:出血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包括脑实质、硬膜下腔、硬膜外腔以及蛛网膜下腔。具体位置会影响影像的形态和特征。例如,脑实质内出血常见于基底节区,而硬膜下出血则呈现月牙形。
3.占位效应:出血量较大时,会导致周围脑组织受压移位。CT图像可显示脑室系统变形或移位等占位效应,例如正中线偏移。
4.水肿与低密度区:随着时间推移,出血周围可能出现低密度区,这是由于继发性水肿形成。这种变化通常在出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内显现,并且会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
5.增强扫描: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出血范围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医生可能会进行增强CT扫描。增强后的影像可能显示出血灶周围的血管走行情况和其他异常改变。
脑出血是一种危急病情,需要及时就诊和治疗。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