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X射线:常用于初步筛查。可以显示骨质破坏或异常增生的情况。
CT扫描:提供骨骼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MRI:通过高精度的图像帮助评估软组织和骨髓受累的程度。
骨扫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可以对全身骨骼进行筛查,发现原发或转移病灶。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虽然不能直接诊断骨癌,但某些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病变。
生化指标:检测某些与骨代谢相关的指标变化,辅助判断疾病活跃程度。
3.活检:
穿刺活检:在影像引导下用细针或粗针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开放性活检:在麻醉下通过手术切取一小块可疑组织进行分析,是确诊骨癌的重要依据。
这些筛查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因此临床上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组合使用,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