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在不进食的初期,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大脑会释放饥饿信号,引起饥饿感。这是因为葡萄糖是大脑的重要能量来源。
2.随着时间推移,身体开始动用肝脏中储存的糖原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当糖原逐渐消耗,身体会转而使用脂肪酸和酮体作为能量来源,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禁食约8至12小时之后。
3.饥饿素水平在禁食初期会上升,但如果持续不进食,胃肠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等会影响食欲调节,使饥饿感减少。这种变化与身体希望保持能量平衡的机制有关。
4.长时间的不进食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进入节能模式,以减少能量消耗,从而保护能量储备。这种适应性反应避免了极端情况下的过度能量损失。
长期不规律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对新陈代谢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持健康,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