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早搏类型: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根据起源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多与心房的异常电活动有关,而室性早搏则来源于心室。根据其频率和表现,医生会判断其临床意义。
2.症状表现:脉搏时强时弱通常是由于心脏跳动的节律不规则所引起。在早搏后,心脏的下一次收缩可能会增强,导致脉搏感觉较强;而紧接着的正常搏动可能较弱,这种变化可以引起患者的不适感。
3.诊断评估:为了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模式。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帮助识别间歇出现的早搏及其与其他心律失常的关系。
4.潜在原因:早搏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疲劳、压力、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等,还可能与结构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心脏瓣膜问题等疾病有关。
5.治疗方法:治疗策略取决于早搏的频率、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基础性心脏病。如果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且症状轻微,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仅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果早搏频繁或伴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例如β受体阻滞剂。
定期随访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早搏非常重要,应避免诱发因素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