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治疗
手术是针对癌栓首选的治疗方式。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并且癌栓可完全切除,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清除癌栓,改善局部血流和肠道供氧状态。但若癌栓已伴随广泛转移或患者全身状况较差,可能不适合进行手术。
在影像检查中,明确癌栓位置(如肠系膜上静脉或动脉),判断是否存在肠管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根据移行性阻塞和供血情况,可能需联合实施部分肠管切除或重建手术。
2.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是控制肿瘤扩散和癌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无法手术或术后预防复发的患者。
若癌栓由原发肿瘤(例如结直肠癌)脱落引起,可使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如抗血管生成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减少新的癌栓产生。
免疫治疗也可以成为辅助手段,例如通过PD-1/PD-L1抑制剂提升机体抗肿瘤能力。
3.支持治疗
癌栓可能导致急性肠系膜缺血,其表现为严重腹痛、呕吐及腹胀等症状,需要及时干预以缓解病情。
针对肠缺血的患者,应尽早提供补液支持,维持血液循环稳定,同时避免进一步加重肠道损伤。
抗凝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但需密切监测是否会增加出血风险。
4.随访与综合管理
患者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随访,评估残余癌栓及新发病灶。同时,多学科团队协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包括肿瘤科、外科、影像科等。
癌栓的处理因个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在整个过程中,应严格监测患者全身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