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溶栓治疗:在症状出现后的3至4.5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是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如果超过此时间窗,溶栓的风险可能大于收益。
2.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进一步的血栓形成,但在急性昏迷阶段并不是首选,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3.抗凝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如心房颤动引起的卒中,可能会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但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它们增加出血风险。
4.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因素需通过药物管理,以降低再次发生事件的风险。
适当的药物选择和使用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后决定。及时就医和规范的医疗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