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因概述:
肝脏负责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当肝功能受损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
胆汁酸可能在小肠中被过度吸收或排出不完全,导致肠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引发腹泻。
常见引起肝源性腹泻的肝病包括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胆汁淤积性疾病。
2.治疗方法:
控制肝病进展:针对引起肝源性腹泻的原发性肝病进行治疗,例如抗病毒治疗用于乙型或丙型肝炎。
药物治疗:
使用如考来烯胺等药物,帮助结合并排除多余的胆汁酸,从而减少腹泻。
对于胆汁淤积性疾病,熊脱氧胆酸可帮助改善胆汁流动。
饮食调整:
摄入低脂饮食以减少胆汁刺激。
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肝源性腹泻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通过控制肝病和改善胆汁酸代谢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