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缺血:
病因:常见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
症状: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有时可能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后果: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损伤,增加心梗风险。
2.心动过缓:
定义:成人静息心率通常低于60次/分钟被认为是心动过缓。
原因:可能由生理因素(如运动员的心脏适应)或病理因素(如窦房结功能障碍、药物影响)引起。
影响:可导致疲劳、头晕、晕厥等,严重时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3.心律不齐:
类型:包括房颤、室早、室速等多种形式。
诱因:电解质失衡、心肌损伤、药物影响均可能诱发。
风险:增加血栓形成和中风风险,并可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
这些问题可能相互关联。例如,心肌缺血可以引发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而心动过缓又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这些条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心脏损害和并发症。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