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评估和监测: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使用心电图检测是否存在心脏供血不足的迹象。
定期检查血乳酸水平以评估组织灌注状态。
2.液体复苏:
给予静脉输液以增加血容量,这是改善低血压的常见初步措施。
根据病情选择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胶体液(如白蛋白溶液)。
3.使用升压药物:
如果液体复苏效果不佳,可能需要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来提高血压。
调整剂量需根据患者反应,避免过度升高导致其他并发症。
4.治疗潜在原因:
针对导致低血压的基础疾病进行特异性治疗,例如控制感染或纠正心律失常。
检查是否有药物引起血压降低,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
5.氧疗与支持治疗:
提供氧气以改善机体氧合状态。
必要时可使用机械通气支持,特别是在呼吸功能受限的情况下。
及时识别和处理低血压与缺血状况对于预防长期组织损害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和实验室指标变化,以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