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粥类食物通常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能影响体内脂质的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在消化过程中会被分解成葡萄糖,若未及时消耗,容易被储存为脂肪,从而导致血脂水平上升。
2.晚上进食后,通常没有足够的运动来消耗摄入的能量,这可能导致脂肪沉积,尤其是在晚间代谢速率降低的情况下。这种习惯长期维持,可能增加肥胖及相关疾病风险,如高脂血症。
3.生物钟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夜间是身体休息时间,此时进食可能扰乱正常代谢节律。研究显示,夜间进食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血脂水平的变化。
为了控制血脂水平,建议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内容,尽量避免在夜间摄入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也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代谢状态。注意均衡饮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血脂异常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