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急性期治疗:在发生心肌缺血的急性期,通常使用快速起效的药物,如硝酸酯类、抗凝药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以迅速缓解症状。这一阶段的用药可能持续数天到数周,视患者恢复情况而定。
2.稳定期治疗:在症状得到初步控制后,进入稳定期的治疗。此时,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降脂、以及其他药物以控制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是终身的,因为它们能有效地降低再次发生心肌缺血事件的风险。
3.个体化调整:具体的药物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对药物反应、副作用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评估。定期随访和检查对于确定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至关重要。
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某些药物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以减少复发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