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传播途径:猩红热主要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2.发病高峰:猩红热常见于5至15岁的儿童。秋冬季节和早春是高发期,这段时间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出现集中爆发。
3.症状与潜伏期:感染者通常在暴露后1-4天内出现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皮疹等。皮疹最初出现在胸腹部,然后蔓延至全身,典型表现为沙纸样触感的红色斑丘疹。
4.预防措施: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以及及时隔离患者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在家庭和公共场所要注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以减少传播风险。
鉴于其较高的传染性,特别是在儿童中,应重视猩红热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时就医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