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齐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1.穿着保暖:选用多层次的衣物,尤其是含有羊毛、羽绒等保暖材料的服装,以维持体温。特别是在外出时,围巾、帽子、手套等均可提供额外保护。
2.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建议冬季室内温度调控在20-24摄氏度之间。使用暖气设备时,应注意湿度的适当调节,以免干燥。
3.饮食调整: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如牛羊肉、鸡肉、豆类及坚果,这些食物可帮助提高基础代谢率并产生热量。温热饮品如生姜茶也有助于驱寒。
4.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产生热能的能力。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轻松运动,如步行或瑜伽。
5.药物管理:若正在接受化疗或其他药物治疗,需咨询医师是否存在该药物导致寒冷敏感的副作用,并讨论可能的替代方案或缓解措施。
6.放松心情: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对温度的感知。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等方式减少焦虑,可间接提高耐寒能力。
术后对冷敏感的情况因人而异,采取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不适症状。定期与专业医疗人员沟通,以确保制定的方案适合个人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