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会出现黄疸吗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乙型肝炎可能导致黄疸的发生。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而引起的皮肤和眼睛发黄的一种症状,是肝功能受损的标志之一。

1.乙型肝炎感染后,肝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可能出现急性肝炎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疲倦、恶心、呕吐和腹痛。当肝脏无法有效处理和排泄胆红素时,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黄疸。

2.据统计,乙型肝炎患者中,有约30-50%的成人急性感染者会出现黄疸,而儿童中则更少见。

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常不表现出黄疸,除非病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此时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也可能出现黄疸。

4.在乙型肝炎导致的急性肝衰竭病例中,黄疸常是显著特征之一,这需要迅速的医疗干预。

虽然不是所有乙型肝炎患者都会出现黄疸,但黄疸的出现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受损,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适当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