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方法,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可以避免直接进行肠镜操作,建议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如果结果显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做肠镜以明确诊断。
2.粪便DNA检测:这种技术可以检测粪便中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特定基因突变。这种方法敏感性较高,适合有家族史或高危人群,但如果检测异常,也需要后续肠镜确认。
3.CT结肠成像:又称“虚拟肠镜”,通过低剂量CT扫描生成结肠内部影像,用于检查息肉或肿瘤。这种方法无创,但对较小病变的发现能力可能不及传统肠镜,且若发现异常仍需行肠镜取样。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肠癌风险,应尽早戒除不良习惯。
控制体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患病几率。
5.关注家族史和高危信号:如果直系亲属有肠癌病史,或者已经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原因不明的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即使不愿意做肠镜也应接受其他必要检查。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肠癌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如果某些筛查项目结果异常,最终仍然需要通过肠镜进行确诊和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