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缺乏活动:长期不活动或卧床不起会导致肌肉萎缩。肌肉需要经常性锻炼以保持质量和力量。长时间不使用它们会导致体积减少。
2.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可能导致肌肉组织无法获得维持和修复所需的营养,从而引发萎缩。
3.神经损伤: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等,会影响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导,导致肌肉萎缩。
4.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紊乱可影响激素水平,从而影响肌肉质量。
5.老年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代谢率下降,肌肉量自然减少,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过度的萎缩则可能指示其他健康问题。
6.特定疾病:某些慢性病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癌症,亦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这些疾病往往伴随全身代谢和炎症反应的改变。
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需从根本原因入手,包括增加适当的身体活动、改善饮食结构、定期健康检查以及根据医生指导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