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升温:将受冻区域移至温暖环境,并逐渐回温。可以使用温水浸泡,水温应控制在37°C至39°C之间,不可过热,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
2.避免摩擦:冻伤区域不要直接揉搓或按摩,以免对皮肤和组织造成额外损伤。
3.保持干燥:换上干净柔软的衣物,尤其是袜子和围巾,保证受伤部位干燥。
4.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轻轻包裹冻伤部位,注意不要太紧,防止血液循环受阻。
5.补充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这些营养素有助于促进皮肤愈合和提高免疫力。
6.药物处理: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处方镇痛药以缓解疼痛。如果有破溃或感染迹象,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7.监测症状:注意观察是否有水疱、发红、肿胀以及剧烈疼痛等严重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冻伤应尽量预防,通过穿着适宜厚度和保暖性能良好的衣物来减少发生风险。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活动时需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耳朵和颈部等易受冻部位。